广电“互联网+”的四个关键 —— 文章正文2015-05-18
【通信网】NGB:双改与承载迫在眉睫
自从三网融合试点开启,广电就提出了大力开展建设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去年成立了国网公司对于广电来说无疑是利好的,终于有一个主体可以来主导网络建设与改造。
在本届CCBN上,众厂商都推出各自的网络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网络双向改造、承载网升级、骨干网建设等方案成为展会热点。众多厂商针对复杂的广电网络现状提出的方案各具特色,技术主张也不尽相同。
在双向网改方面,《通信产业报》(网)记者注意到,PON+EoC、DOCSIS系统和FTTH这三种广电宽带建设方案都有厂商在推广。
虽然已经意识到EoC在性能和可演进性上的瓶颈,但是由于其是目前双改项目中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一些厂商仍将此类产品做了重点展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参展的EoC产品品类更加丰富,功能的全面性也有所提升。
考虑到持续演进等因素,部分厂家主张一步到位,以FTTH的方式进行双向网改,凭借与电信运营商相同的技术参与到全业务运营的竞争中去。展会上展示了常见的FTTH建设方案,主要有双纤三波、单纤三波等,可实现广电对电视、电话以及数据的全业务运营。
此外,更多厂商主推DOCSIS系统。以华为最新推出的“第二代小C”产品为例,PON口下挂的单个CMTS设备已经可以达到1.6Gbit/s的带宽性能,可以视需要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服务。据了解,DOCSIS设备的底层芯片主要由Intel和博通两家实力IC厂商提供,他们也携各自产品方案亮相本届CCBN,这也给行业发展DOCSIS增添了信心。
随着视频点播业务、宽带业务、融合增值业务迅猛发展,能否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种业务需求是广电建设改造承载网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厂商带来不同的解决方案,有主张VoD承载网与数据承载网完全双平面方式建设的,亦有主张多种业务、多核心融合的综合承载方式建设的,但主旨大体相同,就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部署方案,毕竟各地广电的网络基础差异很大,业务模式与目标也不尽相同。
业界普遍认为,广电若要真的成为宽带管道运营商,则必须要实现双向通道与网络资源链接,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并不是长久之计,广电做强自己的骨干网并获取宽带出口是必由之路。本界展会上传送网领域的实力厂商向行业展示了最新的OTN产品,广电需要用100G替代老旧设备,才会具备和电信运营商一争高下的实力。
广电云:迈向全流程话服务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之下,广电云的机会在哪里?纵观广电行业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单一视频业务到信息综合业务,从信息孤岛到省网互联互通。传统的广电系统建设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叠加,而在互联网趋势下,云平台建设的整体架构、规划以及落地都是今年CCBN讨论的重点所在。《通信产业报》(网)记者注意到,全流程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正成为广电转型加速的最明显的信号。
从CCBN上展商展示重点可见,广电迈向云计算的步伐正在逐渐跟上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广电行业整体IT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构建广电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效率和安全两方面考虑,广电网络的云计算实践过程是一步步逐渐推进的,从单独的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的云化,到今天,从“云端”到“终端”的云、管、端整体解决方案,纷纷亮相,全流程化的云计算部署将加速推进。
广电运营商作为内容制造商,在内容制造、生产以及内容分发,同时降低成本等方面,云计算都是最佳选择。在本届CCBN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的主题得以凸显,针对电视台、广播电台、传输公司等针对广电系统细分用户的系列解决方案将广电行业所擅长的内容制作和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体验深度结合。
华为、阿里云、联想、思科、中兴以及众多厂商均带来相应解决方案,华为面向多业务的广电云媒体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面向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为广电提供承载IDC业务的共有服务云以及承载视频业务平台的视频专有云服务;融合媒体云桌面则提供融合的存储资源池、虚拟制造云平台等服务,提高内容制作及分发效率;联想带来广电全媒体云平台为业务整合提供灵活、安全、易用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思科重点展示了基于云新一代数字视频解决方案;还有阿里云展示腾讯媒体服务云平台,包含新闻快编、炫云微电视、创享新闻云服务、凌云精准广告服务等系列增值服务以及多厂商提供的针对4K高清视频的图文制作平台等。形形色色的服务依托全面的云计算建设和运维能力,以信息化技术构建统一的内容的平台,融合广电行业的专业应用系统,为广电面向全业务运营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作为视频服务的提供商,加速应用上线与业务部署,盘活现有的机顶盒等资源,解决广电运营商各种品牌终端碎片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云的部署来解决。例如,思科展示的协作视频云解决方案实现可视化智能运营;视博云科技全流化平台实现云端服务器与终端实时同步操作控制;智能云电脑、云电视、多媒体云终端等服务模式为广电服务提供网络能力、视频解码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基于云计算部署,前端业务系统能够快速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客户端硬件要求降低,这些都将大大提升广电网络增值业务的服务及在网终端的利用率,增加营收水平。
可见,在面向全业务运营转型的过程中,开放式的云平台方式将为广电从资源层面、能力层面、应用层面等带来更好的生产和收入模式。
广电CDN:“联邦模式”获追捧
在“三网融合”的背后,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正朝着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为了让优质的节目内容进入千家万户,提高用户体验,建设融合多种视频业务,CDN从去年起被广电人士大密度提及。
相比于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内容业务,有线电视网络的全覆盖也积累了丰富的入户资源。但在优势的背后,广电宽带网络由于历史原因,更多“各自为政”,与电信运营商相比缺乏竞争优势。随着国网的成立,全国共建CDN成为一种可能,而此次CCBN上,相比此前独立的封闭网络建设模式,众厂商对于全国“联邦模式”提供全网服务能力的倾向尤其明显。
为了助力广电全国一张大网的建设,提供国家级分享交换和实现各省间的互联互通等服务的“CDN联邦”解决方案在CCBN上成为热点之一。
思科、数码视讯、同洲电子等均重点展示了“CDN联邦”类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全国的CDN投资整合在一起,按照CDN自治域的一定规则构成协同工作的CDN联邦,建立基于内容分布和网络负载的智能调度,让各省的内容库及流量通过国家级CDN进行分享及交换,提供跨省的视频服务并且分配收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05-18)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厚积薄发 精彩入市 希望森兰Hope800系列变频器
下一篇:走进柳工锐斯塔 感受心与心的距离并非万里之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