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丘陵山区农机化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 文章正文2017-11-29
从日韩两国的农业地理和社会环境情况看来,均与我国丘陵山区农业环境相似,但它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却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日本 土地改良计划长达40年
日本的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从1965年开始,日本便组织实施了长达40年的四期土地改良长期计划,将原为小块、不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水田规格化,划定标准长100米、宽30米、水平度小于2.5厘米计划,并以兴建水田排灌设施、加强农田道路建设、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田块标准化为目标,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日本于1962年专门成立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对民间机构实施风险较大的基础实验研究、开发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和开发。日本的久保田农机企业的农机科研人员就多达1500多人,日本洋马集团的农机科研人员更多。
韩国 实行用油免税政策
而韩国的丘陵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0%,其中耕地191万公顷。水稻是韩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一年一作。韩国农业属于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业,同样存在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
从1971年起韩国开始新村运动,经过30余年的发展,韩国农业机械达到先进国家水准。1992年至2001年农村建设总投资为42万亿韩元(约合550亿美元)。
韩国建立了健全的农机科研和推广机构,科研人员队伍也十分庞大,设备相当先进齐备,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韩国农机实行用油免税政策。农民购买农机后,向当地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用油申请,主管部门根据所购农机的耗油率、农户耕种的作物面积,计算出每年该农机的耗油量,发给用油证。农民凭此证购买油料时,享受无税价的优惠。一般无税价仅是有税价的40%。(原标题:日韩丘陵山区 农机化有哪些经验?)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11-29)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智能热 基础冷 “冷热不均”制约我国高端制造发展
下一篇:发展先进制造 做强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