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孟谈当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形势 —— 文章正文2015-12-21
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经济总量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63.6万亿元,占全球12%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从经济增量看,今年实现7%左右的预期目标,增量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五年前增长10%对应的增量。
从经济增速看,7%左右的增速仍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较高的。
就业、农业、服务业等保持稳健发展。
二、对当前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不足应有充分认识
外需方面: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近期风险因素有所增加,一季度全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仅增2.8%,对日本出口下降11.5%。工程机械对欧盟出口下降4.34%,对日本下降0.17%,对俄罗斯下降37.8%,对非洲拉美下降3.7%。
内需方面: 稳定投资增长仍有很大难度,拉动工程机械增量需要时间。 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回落较大。一季度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65%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6%,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全部投资大3.2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充分认识
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54.77%,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需要实现7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潜力巨大,我国设备投资在总投资中低于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每万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30台,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基础网络建设、宽带下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投资需求巨大,预计今明两年投资约8000亿元。
扩大投资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铁路、重大水利建设、保障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设施、高速公路网断头路、城乡配电网、储油储气设施、通用航空、养老健康产业、网络消费等均有投资潜力。
四、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八个领域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是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
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在成套设备、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能源资源产品、农产品等开展投资和经贸合作。
拓展产业投资合作,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发展产业园区、设立研发中心、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企业实力、增加当地就业。
深化能源资源合作,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建立稳定供求关系,深化能源生产、加工、运输等多环节合作。
五、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提升长江换进水道功能,加快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
实施航道疏浚疏通、沿江港口功能布局、干线铁路、公路网、民用机场等重大项目。
六、实施《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
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产业一体化;
一核、两翼、四区、多节点;
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未来6年,总投入达42万亿元。
七、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打造有利于“双创”的体制机制;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普惠性财税激励机制;
加强融资支持;
营造低成本的“双创”发展空间。
八、近期国家出台的 降息降准、减税清费、促进公共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正在陆续发挥作用。
九、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动“互联网+”制造、农业、能源、金融、服务、物流、商务、交通、创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形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落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
《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中5次直接提到工程机械。“战略任务和重点”里4次:
1、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3、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4、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5、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
总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作为制造业中的的优势产业,我们工程机械行业的全体同仁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我们必须圆满完成好各项任务。
基于上述分析,当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下行态势是暂时的,由于我们对经济惯性下滑风险有充分的估计,积极做好了应对准备;加上我国发展潜力大、韧性大、回旋余地大的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和相关举措将拉动经济发展,更将逐步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因此,工程机械行业一定会走出低谷,进入一个新的良好发展周期。
来源:机经网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电力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出路在创新
下一篇:工程机械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