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米”字高铁圆满建成 打造2小时高铁经济圈 —— 文章正文2019-12-10
2010年,郑西高铁开通运营。郑西高铁不但是河南的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西部的第一条高铁。仅仅过了9年时间,随着郑(州)万(州)高铁河南段以及郑阜高铁的建成通车,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一撇”及“一捺”也已圆满写就。正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四院”)郑万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陈俊所说,从项目启动到顺利完工,一步步走到今天,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打造2小时高铁经济圈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20世纪50年代起,铁四院对河南省铁路进行了大量规划研究及勘察设计。2010年起,铁四院着手研究新形势下的河南省铁路网发展规划,2013年9月,最终形成《河南省铁路网规划研究报告(2013-2030)》,规划形成以京广、徐兰高铁组成的“十”字形,辅以郑渝、郑济、郑合和郑太高铁放射线的“米”字形客运专线网。自此,加快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建设正式出现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目前,“米”字形高铁网中,“一竖”京广高铁, “一横”徐兰高铁,“一点”郑太铁路已经开通,“一撇”郑万高铁,“一捺”郑阜高铁年底即将建成,只剩下最后“一撇点”郑济铁路,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届时河南“米”字大笔挥就。
铁四院线站处规划专业分管负责人表示,“写”成这个“米”字,有利于河南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中部地区近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市场,实实在在发挥“郑龙头”的核心带动作用。而随着“米”字形高铁网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河南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位置更加突出。
攻克施工难题
郑万高铁鄂渝区域特别是重庆段全长184公里的线路中,有90%以上以桥隧穿越在复杂险峻山区。如何确保跨南水北调干渠主桥施工和运营期间南水北调干渠的水质安全?如何确保本线最长隧道七峰山隧道满足运营期防灾救援要求?如何确保引入郑州枢纽开通方案可行?如何实现一站一景,提升站房建设水准?深入研究绿化技术,建设中原地区四季常绿高铁?如何穿越矿产富集区确保铁路安全?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极为严格,本线地基多具强膨胀性,路基上拱风险大,采用什么措施确保铁路安全?线路经过平原地区,如何解决排水困难?这些,都成了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难题。
“2018年7月刚接到这个任务时,说实话,压力特别大,一连几天都没睡好。”中铁十五局集团郑万高铁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项目经理李合亮说,水质保护单位给他们的要求是“一滴污水都不能掉到河里”。几天后,他终于想通了:“都是国家工程,不能因为高铁建设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添堵’。”
为了让“一滴污水都不能掉到河里”,施工人员也是拼尽全力。桥面施工部分设置了两道挡水墙,第一道墙高30厘米,第二道墙高50厘米,避免施工中的水发生渗漏。
亮点频现 实现“一站一点”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在郑万高铁河南段建设指挥部带领下,全体建设者按照部党组“三个世界领先、三个进一步提升”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时速350公里高铁新标杆。
为提升郑万高铁站房建设水准,铁四院深入提取地方文化元素,结合站房建筑造型特点,通过“诗意的建造”,做到一站一景。
中铁建设计集团以BIM+数字建造助力精品工程建设,承建的南阳东站、邓州东站、方城站中,通过精湛的施工工艺将设计理念完美落地,得到好评。邓州作为邓姓发源地之意,邓州东站候车厅顶棚吊顶以17个篆书“邓”字交叉排布凸显;结合南阳“五圣”文化、“卧龙”文化,南阳站房外立面两个大V型钢柱与内侧开放式云纹形态铝板交相辉映,形成“卧龙腾飞”之势。石材圆柱结晶处理施工工艺和以孔明灯为元素提取的6个“梭形”天窗的吊顶寓意,凸显现代精品站房建设与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完美融合。
郑万高铁另一个可圈可点的特色是深入研究绿化技术,对路基边坡坡面、路堑堑顶至用地界、路堤边坡坡脚至用地界,都按照“因地制宜、整体提升、重点突出”的原则,建设打造中原地区四季常绿高铁。
2017年11月16日,历时85分钟,中铁十七局集团郑万高铁跨宁西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这是郑万高铁河南段首座顺利实现转体的跨既有线连续梁。该处转体桥转体施工时采用顺时针转动,转动角度为87度,转体重量约为4800吨。为保证营业线运营的安全和减少施工对营业线的影响,采用分别在铁路两侧悬臂现浇连续梁,然后以主墩承台为中心旋转就位的转体施工方法。
2018年10月24日凌晨,铁四院设计的郑万高铁联络线万吨斜拉桥经过55分钟的“空中漂移”,在郑州经济开发区曹古寺村30米的高空中成功转体17度,实现了对徐兰高铁的完美跨越。据悉,此次转体桥是我国在建最大跨度转体独塔混凝土斜拉桥,转体长度282米,重量1.65万吨,相当于将一艘“轻型航母”举到30米的高空进行水平旋转。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9-12-10)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济南地铁3号线18列车全部“到货”月底有望试运营
下一篇:明年开工!海底78米下打隧道,中国将打造全球首条深海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