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大学生探求制造业转型专题调研 —— 文章正文2018-09-03
洛阳7月26日电(通讯员 张志辉 徐可可)为了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2018年7月26日河南科技大学明德博学考察团奔赴洛阳市内各处,围绕以上两个主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调研团队来到中信重工公司内,着重采访了中信重工创新院智能工厂项目负责人王老师,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众间模式的运作。“矿研所合并进中信企业之后,形成了品牌化,打开了新的市场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制造方式和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于是,众创空间研发的智能化项目借助企业雄厚的传统制造能力开发不同新型产品。”“现下,在众多国家企业没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中信重工还能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除了吸收接纳众创空间这一模式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完全根据客户需求而生产制造,依照具体情况为客户全方面打造独特的产品。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有利地拓展了海外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又添一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校企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是提升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采访到河南科技大学轴承陈列馆馆长薛进学老师,薛馆长讲到“我就以轴承行业为例吧,目前国内的制造水平,原材料精度等一些方面不达标,另外热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虽然多方面的工艺技术都有不错的水准,但组合起来就显示出了劣势。而且技术方面需要多年数据经验的积累,再加之80年代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小型私企的出现,对国企产生了一些影响,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正处在转型升级阵痛期的这些制造企业一定要从容谨慎面对这样的挑战。”
接着实践队员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仲志丹,仲院长告诉实践队员们:“河科大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效果明显,除了与舍弗勒集团的合作外,企业奖学金,企业在校投资建设实验室,培训班,学生进入企业生产实习都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体现,为学校培养适应公司发展运作的人才提供保障与支持。”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实践队员在中国一拖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是一拖的退休老工人,“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全国各地的来到洛阳,那时的一拖一直保持着全国第一的荣誉,先进的设备,许多外国高层次技术人才,包括美国福特公司总工程师。”“后来改革开放,市场体制变化,国内拖拉机市场逐渐饱和,一拖有些没落了。”“我十几岁来到这里,一呆就是一辈子,可以说自己的一生全献给了一拖,现在她却没落了”,老人话语中带着无奈,说着眼睛有些泛红。
“时代在改变,我们青年人也不复当年老一辈人的精神与态度,想当年的他们可以加班工作到深夜而不埋怨,可以扎根于边疆任劳任怨,如今不复老一辈们的热血豪情,开始偏向于自己的所得。所以老人很希望我们这一代可以能够重拾那些中华美德,能够在以后的时间务实求真,脚踏实地,对自己深爱着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位调研团的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8-09-03)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智能制造浪潮逼近,是挑战更是机遇!
下一篇:物联网+工程机械,将工程机械行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