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盘点2017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前瞻性言论 —— 文章正文2018-01-08

  2017年对于工业自动化行业来说又是辉煌灿烂的一年,种种创新性产品层出不穷,各类先进的技术迅速得以推广应用,整个行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又迈进了一大步。当然,更有自动化行业各位大佬或振聋发聩、或新奇前沿、或掷地有声的言论,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下是小编汇总的2017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前瞻性言论,希望对业内人士有借鉴意义,希望能引发整个行业的思考。

  1.施耐德电气:物联网的经济意义堪比工业革命

  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四十年全球能源供应领域,能耗将增加50%。未来25年内,电力的消耗将会增加80%。与此同时,在全球能耗增加50%的情况下,要想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就必须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倍,才能达到目标。在亟待通过新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产能的能源和电力行业中,物联网技术正发挥重要作用,以应对上述挑战。

  在调查了12个国家的3000名商界精英对物联网的看法后,施耐德电气得出结论称,物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将堪比工业革命、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将极大推动社会创新与繁荣,将引发新一轮企业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说:“到2020年将会有500亿互联产品实现数字化。”

  而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委员会成员PrithBanerje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生产最好的‘物’。到了新的时代,我们就把这些‘物’连接起来,成为互联互通的产品。”

  “物联网就是施耐德电气的未来。”PrithBanerjee认为,“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趋势――IT与OT的融合,这也将促成施耐德电气的转型。”

  2.欧姆龙:人机协作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数字化信息革命已经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正给生产线带来深刻的影响。工厂里的所有设备、人和数据将通过物联网无缝连接在一起,再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生产,这正是智能制造所要实现的效果,也是当前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最新趋势。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博会上,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欧姆龙以“进化”为主题展出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和相应自动化产品。

  欧姆龙RobotPJ推进统辖部部长丁卓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机器人替换人力,一是人不愿意干的事情由机器人来代替,二是人干不了的事情由机器人来做。但是,因为在一些具体的工艺上采用机器人还是难以实现,需要人去结合操作。可能现有的技术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和机器配合进行更好的协作是未来发展一个趋势,这个市场的方向我们始终是在关注的。对于一些具体的应用,欧姆龙可能也会考虑一些协作式的机器人,或者会去充实我们的产品线。”

  3.贝加莱:智能工厂讲求市场变化响应能力

  工业4.0时代,工厂的概念已不同从前。不再是工人+流水线+批量生产这么简单,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华振认为,智能工厂的核心应该是对“变化”的响应能力。这里的“变化”即指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但他也同时提出,智能化不应该仅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对质量、成本与交付周期这些基本运营管理的“优化”,因此,智能工厂能够解决高品质、低成本与快速交付这些基础的能力提升问题,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

  毫无疑问,智能工厂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的自动化市场提出了挑战。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挑战是一种积极的推动,而宋华振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智能工厂对于自动化市场实际上会造成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影响。因为智能工厂强调融合,它要求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具有开放性,这意味着传统的封闭系统将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只有那些不断进行IT能力延伸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积极的反馈。”

  而另一方面,宋华振认为,随着云计算、IoT的应用深入,来自IT厂商向下的延伸能力会让一些HMI、网络传输设备、现场采集的厂商产品受到一定的冲击,虽说整体市场会增长,但如果无法响应未来的开放性需求,恐难在市场上持久生存。

  4.李培根:智能制造生态在悄然发生变化

  1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李培根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制造生态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培根表示,中国学界政界都非常关注国际智能制造发展,中国智能制造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企业在观念上有了改变,我们需要智能制造、相应的技术支撑,这样的需求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李培根说,中国智能制造生态另一个改变是有若干大企业正在表现出担当,致力于智能制造的云平台开发,不仅可用于自己的企业,还可以提供给其他的企业。“咱们国家应该有若干大企业有这样的担当去打造自己的平台。这也是中国智能制造的生态在悄悄发生改变的迹象。”

  5.顾建党:人才4.0是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第一要素

  12月7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主论坛召开期间,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接受访谈时表示,在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快推动人才4.0建设。

  顾建党说,大约在5年前,在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相互交融过程中,菲尼克斯作为推动者和发起者,深刻意识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人才、教育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构建。

  顾建党说,菲尼克斯作为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公司,在建立大学实验室和开展产学研合作方面,均注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推动菲尼克斯实现由产品到技术到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的飞跃。未来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进一步突破,产学研合作机制方面的推进还要加快。

  6.沈阳机床:智能制造技术将改变未来商业模式

  2017年4月8-9日,在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上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发表了演讲。他说,什么是智能制造?主要是个性化制造,有个性化需求时很快能得到满足。有了智能制造技术,改变的是生产关系。不用再集中大面积建厂房,每个小工厂主都可以作老板,所有的技术解决方案、所有的服务都可以通过云平台智能工厂帮你解决。

  赵彪表示,未来企业建工厂,将无需购买设备,而围绕加工需求建立的智能生态成形后,产业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协同,可以建立起新的业态,最终形成共享经济,实现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彻底改变。

  “围绕加工需求建立智能的生态,什么关系最密切?只有经济关系是最密切的。这种合作建立的生态是合作共赢的生态,尤其是现在讲的智能制造分享经济,首先要替客户、替别人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我们这轮的智能制造真正改变的是生产方式,改变的是商业模式,改变的是经济共享。要利他才能利己。”赵彪说。

  7.红狮控制:让工业设备彼此对话

  智能互联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业通讯产品的价值更加突出,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红狮控制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监测和控制专家,红狮控制的产品能开创性地让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彼此“对话”。如此一来,用户就能从新设备和旧有设备上收集到相关数据,进而用于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

  谈及工业通讯技术的未来发展,美国红狮控制亚太区销售副总裁高东列表示:“近年来,以太网、互联网等网络架构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将取代传统的串口通信成为自动化系统通信的主流。”

  他进一步阐述道:“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重要。它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即使在极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设备层则将现场感应器、检测器、PLC、读卡器或其他设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无线传感器控制网络,成为信息系统内管理收集数据的工具。随着工业4.0的兴起,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日益受到关注,适应物联网及兼具安全性能的无线产品将会更有市场。”

  在高东列看来,无线应用的市场已经愈发完善,工业网络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这需要无线设备在通讯上克服干扰、集中管理、延时较长等难题,更贴合工业网络的要求。工业物联网的兴起也需要无线网络能够无缝地与有线网络进行结合,因此集成化的路由、集中化的管理、高度的安全功能是将来对无线设备的要求。

  8.西门子: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国产业升级

  今年7月,德国西门子公司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德国签署合作协议,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表示愿意积极与中国分享“数字化企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西门子首席技术官博乐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需要通过数字化为导向的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博乐仁说:“‘工业4.0’就是创造价值链的数字化,用数据创造价值。我们所提出的‘数字化双胞胎’理念涵盖了‘产品数字化双胞胎’、‘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化双胞胎’和‘设备数字化双胞胎’,帮助企业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就能在虚拟环境中优化、仿真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及时优化整个企业流程。”博乐仁口中所说的“数字化双胞胎”分别是指基于模型的虚拟企业和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现实企业。

  博乐仁表示,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正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国更需要依靠以数字化为导向的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推动的就是丝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互联互通,不仅仅涉及到物流网的联通,目前很多国家正在着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网也会随之扩展,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创造更高水平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

  9.博世:工业4.0使工作变得更轻松

  在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工业技术业务部门负责人StefanHartung博士表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制造业中的日常工作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人和机器将史无前例地紧密合作。工业4.0使工作变得更轻松。”

  在汉诺威,博世提出了4.0工作台的概念:能自动适应操作工的工作站。例如,工作台面能根据操作工的高度进行调节;在任何速度下,操作工都可以通过投影接收工作指导说明。Hartung博士指出:“数字互联和生产助手能让工业领域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安全、轻松和高效。”目前,不仅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开始使用诸如博世APAS助手之类的协作式机器人,日用消费品生产商也已经跟上这股浪潮。

  互联意味着人们可以编辑、分析4.0工作台中机器产生的数据,并让数据可视化。在汉诺威工博会的先行新闻发布会上,博世互联工业部门负责人StefanA・mann博士说:“因为有了数字互联技术,过去许多要浪费操作工额外时间的任务,现在能够被快速简单地处理,工业4.0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操作工每天的工作负担。”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的一项研究,63%的员工认为日益发展的数字互联有助于提升工作环境,而只有6%的人持相反意见。

  10.罗克韦尔自动化:物联网技术改善工业运营效率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RockwellAutom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lakeMoret在25日于伦敦举行的思科全球物联网论坛上探讨了物联网(IoT)的采用、其对工业生产力的影响,并向1,200多名企业领袖分享了有关洞见。

  Moret表示,“制造商和行业运营商正在探索实用的方式,以便将物联网应用到业务当中。最终,这一举措将带来可观的业务价值。在特定的工业应用中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专长能够改善合作效率,缩短问题解决时间,并提升生产力。”

  Moret提到了多个能够推动实施工业物联网和互联作业的因素,包括计算和互联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技术和作业技术的转换。Moret解释了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企业如何利用可扩展分析,通过在业务的各个层面提供正确的信息,加强对工业运营信息的掌控,并交付更高的价值。他提到了罗克韦尔的客户GreatLakesBrewingCo.,后者采用了可扩展分析来改善不同运营环节的可视度和生产力。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8-01-08)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2017年12月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销量分析
下一篇:起重汇2018年供应商会议在长垣总部胜利召开!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