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分解难禁烧形式不乐观 专家:工业化加工是方向 —— 文章正文2017-12-04
央视网消息:今年的秋收秋种已经接近尾声了。每年这个时候,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禁烧令,但是记者从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了解到,卫星遥感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秸秆禁烧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尤其是东北地区有大幅度上升。
从2017年9月20日到11月15日,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监测到全国的秸秆焚烧火点363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7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高压禁烧政策之下,发现的火点有所下降。其中山东省减少了约82%,山西省减少了约66%,河南省更是一个火点都没有被发现。但东北地区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严重。黑龙江省监测到的火点增加了约41%,而吉林省更是增加了783%。
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遥感部高级工程师张丽娟:从11月2日火点监测报告看,主要是黑龙江。黑龙江是164个火点,吉林17个火点,然后山西、安徽、内蒙古分别有一些零星的火点。
专家介绍,焚烧秸秆会产生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在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不同于高达百米的燃煤锅炉烟囱,秸秆焚烧影响的一般都是低空空气,因此对城市、乡村空气的污染更直接。针对这一问题,哈尔滨市要求一旦出现秸秆焚烧火点,将依法对所在地块农户进行处理。吉林省则对不听劝阻、擅自露天焚烧秸秆的个人,依照治安管理有关规定予以治安处罚;导致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此严格的禁令仍没能阻止秸秆焚烧。进入十月下旬,哈尔滨市连续多天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严重污染级别。11月3日,哈尔滨、大庆、绥化三城市不得不启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共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秸秆还田分解难离田加工是趋势
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秸秆不烧的话该怎么利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就地打碎还田。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空气污染的问题,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长期高频率的秸秆还田,对农业生产本身,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类秸秆年产量约为10亿吨,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占主要部分。随着秸秆综合利用的推进,我国秸秆平均利用率已经达到了70%。但是这当中有一半采取的都是就地打碎还田的利用方式。但每年都将大量的秸秆一次性直接还田,其实很难全部分解掉。
河南省卫辉市安都乡施平村村民:咱们秸秆还田已经十几年了,这是上一季的小麦秸秆,今年还没腐烂,覆盖了一层,现在下面还有。
在河南省卫辉市,玉米刚收完,冬小麦紧随其后就播种了下去。记者行走在田地里,看到土壤中到处都散落着大量玉米秸秆,麦苗的发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河南省卫辉市安都乡施平村吴清贵:这地方玉米秸秆太多,你看这里边有麦种,它也不发芽,它发芽需要土啊。
记者:这个秸秆一年能腐化掉吗?
吴清贵:一年腐化不掉,它年年都得还田,一年两季呢。
一些农民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还田,掺杂着大量农作物秸秆的土壤层厚度普遍已经达到了40厘米。以前一亩地只需要撒20斤麦种,而现在需要撒三四十斤才能达到相同的产量。此外为了杀灭秸秆中附带的虫卵,并加速分解过程,还需要增加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这不仅不利于土壤的改良,也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宋古河村村民:这一年下来一亩地,种两季,落下五百块钱就不赖了。收割的时候打秸秆得花七八十块钱吧,这一亩地。不光翻地,你种子化肥都得(算)进去啊。
记者:你觉得这能持续的下去吗?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宋古河村村民:不挣钱就不种了呗,你种半天赔钱谁还种啊。
农业专家认为,秸秆还田采取的是物质自然循环的方式。但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是大规模商业化的产业,每年如此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要想一次性完成分解,单靠土地的自然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处理掉这些过量的秸秆,还需要寻找替代办法。
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收集要跟上
专家同时表示,把秸秆收集起来、进行工业化加工应该是未来着重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针对秸秆的离田利用,各地也都在尝试新的办法。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想让这些加工方式真正转化成生产力,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湖北省公安县的这家生态板业有限公司专门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建筑板材。经过施胶、高温压制等工序,制造出的人造板强度大、不含甲醛。在以前,这家企业的秸秆原料主要靠农民自发收集并运送到收购站点,一吨秸秆的收购价是260元。但由于农作物秸秆质地蓬松、附加值低、运输成本较高,使得部分农民收集的积极性不高,秸秆收集量得不到保障。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铺镇秸秆回收站赵平:收之前要晒干啊,要扎成把,要防雨天啊,蛮多细节。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铺镇欣荣村村民:有好多人不愿意啊。像我们这些上年纪的,再搞这些事,它就不划算。就像我这一天,搞两次,也就(挣)这么一百块钱。
为了增加前端收储环节的效率,这家企业正在公安县的一些村镇组织秸秆收割队,由企业提供专门的收割打捆一体机,免费为农民收取秸秆,节省了农民的劳动力。
在河南省新乡市的一家化工厂,利用玉米秸秆制作生物质炭基肥的技术也已经开始投入应用。秸秆被就地压缩成颗粒后,送入专门研制的无氧炭化炉中进行处理,生成的生物质炭是制作肥料的好材料。
但是目前该公司扩大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在原料收集方面。部分农村地区条块分割的土地使用现状极大地降低了前端收储环节的效率,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
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科牛文勇:咱们这块儿责任田多,就不利于机械化。(最好)把它一个村一个村(的土地)集中起来,我们一块儿收集,要不然机器有点浪费。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首席教授潘根兴:分散经营的对工业化生产来讲,怎么样变成一个规模化的集中利用,这个矛盾需要我们政府去引导去解决。
此外专家还建议应鼓励专业秸秆收集队伍的建立,按照各地区收割时间的不同组织跨区域收集作业。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秸秆收集的成本,推进秸秆加工产业规模的扩大。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工信部:大力发展农机装备远程运维服务
下一篇:11月制造业PMI超预期逆势反弹 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