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已进入人类食物链 啥时候说再见? —— 文章正文2017-09-20
近些年,国内外对微塑料的研究逐渐提上桌面:2014年召开的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问题被列入“十大紧迫环境问题”,并提出对微塑料的特别关注;2016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决议指出,塑料碎片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损害,各成员国应号召产品制造商关注含有“微珠”和可降解聚合物的产品。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C.Thompson)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定义“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为微塑料。
今年9月初,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队在东太平洋海域也开展微塑料监测。据悉,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对近海的微塑料进行监测。今年我国首次将海洋微塑料监测拓展至大洋领域,此次作业也是我国首次在东太平洋海域获取海洋微塑料样品。
问题症结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海域
塑料及其制品在当今世界被广泛应用,而塑料垃圾的处理却并没有跟上。不同的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大相径庭,但基本的共识是:每年被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最少都在百万吨量级。据相关统计,海洋垃圾中50%至80%都是塑料。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更存在面积巨大的垃圾带,其中的塑料垃圾在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渐分解成更为微小的塑料碎片。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微微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微塑料分布方面的研究显示,微塑料在海水、沉积物、海滩和生物体介质内均有存在,并已经蔓延至全球海域。从近岸到大洋,从赤道到两极,从表层海水到深海,均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
海洋中到底有多少塑料?不同机构因监测方法设置和测算模型不同,给出的结果并不一致。2014年时“五大环流”研究所马库斯・埃里克森(MarcusEriksen)团队测算,全球海洋中微塑料总重量为3.54万吨。也有科学家认为这个数字要更大。乔治亚大学研究员詹姆贝克(JennaJambeck)团队估计,海洋中漂浮的微塑料总重量为9.3万至23.6万吨。
微塑料不仅仅存在于海洋。近日位于美国华盛顿一家机构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从纽约到新德里,全世界多个城市的自来水系统中检测出了微塑料。来自美国和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自来水采样中,含有微型塑料颗粒的水样占94%。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82%的自来水采样含有微塑料;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水样占81%,印尼首都雅加达占76%,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占75%,欧洲平均占72%的自来水采样含微塑料。
“事实上,现在许多研究开始关注陆地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农田土壤中农膜使用形成的微塑料污染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在国内较早开展海岸带微塑料污染研究的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章海波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危害可进入食物链,但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缺乏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研究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显示,海洋生物不但能够直接摄食微塑料,而且可以通过捕食间接吞食微塑料。微塑料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后,可刺伤生物消化道系统,或刺激胃肠组织产生饱胀感导致海洋生物停止进食。
理查德・汤普森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动物实验表明,微塑料能够在生物体内释放化学物质,消化道中的条件甚至可以加速其释放。
“此外,微塑料本身含塑化剂,并可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被动载体在海洋环境中输送有毒有害物质。”王菊英表示,根据最新统计数字,全球受到海洋塑料垃圾影响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
王菊英举例子指出,研究证实,微塑料可干扰牡蛎生殖系统或降低其繁衍后代能力,影响幼鱼正常的摄食行为,严重影响鱼类幼体的生长发育。另外粒径小于150微米的微塑料颗粒,还可通过肠道进入啮齿动物和哺乳动物淋巴和循环系统内,在肝脏、肌肉和脑等组织中蓄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海洋微塑料及其附着生物群落组成了具有与周围海水明显不同生物群落结构的“塑料圈”,而且微塑料的漂流扩散加速了某些病原生物的传播和入侵。
张微微表示,微塑料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是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微塑料的海洋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及作用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海洋微塑料的风险评估仍处于初级阶段。
章海波也指出,目前有限的调查和模拟结果均证实,微塑料可以进入部分海洋生物体内,但对微塑料及其附着的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与毒理学机制,还缺乏系统认识。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还是空白。
我国首个有关海洋微塑料调研已启动
“我国的海洋微塑料调查和研究虽然已经启动,但对全国海岸带及其邻近海域的微塑料污染现状尚不清楚。”章海波告诉记者,未来微塑料研究方向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监测方法的统一。“目前全世界研究微塑料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比如在采样过程中拖网孔径的大小、分离过程中前处理的方法等。这些不统一影响全球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第二,对微塑料来源的解析,对于环境中发现的微塑料,需要建立有效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来识别这些微塑料的来源,为源头控制微塑料的排放提供技术支撑;第三,微塑料表面的化学、有害生物的污染问题;由于微塑料颗粒小、表面复杂,会负载很多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或有害微生物,并通过微塑料的漂移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或作为载体将污染物输送到生物体内;第四,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态效应方面已经有些研究,但仍然需要积累基础毒理学数据,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还是空白。
张微微告诉记者,联合国海洋污染问题专家联合小组目前正在筹划起草微塑料统一化监测方法技术报告,这将有利于推进对全球微塑料分布状况的掌握。
另外,2016年,我国正式启动首个有关海洋微塑料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执行期为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将开展“海洋微塑料的监测、分析关键技术研究”“海洋微塑料的源解析、输运和归趋机制”“微塑料自身及吸附的化学污染物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与转化过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机制”“微塑料附着生物传播与微塑料海洋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六项课题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道季表示,在3到5年的时间里,项目将选择我国典型河口(长江口、珠江口)、渤海、黄海、东海典型断面及我国沿海重点岸滩为研究区域,研究海洋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漂移扩散路径,在海洋食物链中的累积与传递,建立一整套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发海洋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和管理技术。
而对于此次远洋科考监测微塑料的意义,章海波说,“陆地排放排放的微塑料会在洋流的作用下向大洋扩散,但目前对这种扩散途径还不是很清楚;同时,大洋中已经分布存在的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究竟会有怎样的危害,目前都还不清楚。这些需要依赖远洋科考进行监测。”
王菊英则表示,国际上对微塑料研究主要聚焦近岸海域、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目前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极海域微塑料数据相对匮乏。中国远洋科考队开展大洋和极地海洋微塑料监测,能够覆盖现有“空白区域”,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大洋和极地微塑料分布特征,密切跟踪全球海洋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我国深度参与海洋塑料垃圾国际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09-20)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上半年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齿轮进口额同比增18.44%
下一篇:2022年六自由度控制器将占移动VR市场四成